为了加深读者对健康大法(先天自然功)的理解,我们选择了发表在《人生》报(内部交流材料)上的四篇文章作为本附录内容。前三篇文章由本书作者之一潘朝东撰写,第四篇由《人生》报现任总编赵陕雄撰写。 |
一、关于人生的断想人生在世欲何求?去除约束得自由。倘若约束全解除,风筝断线栽跟头。 人生究竟是什么?人生就是追求真、善、美,人生就是追求幸福。人生充满得与失,利与害,成与败,真、善、美与假、恶、丑的斗争。获得与享受是幸福,奉献与追求更是幸福。一切都在约束与解放的对立统一中创造出来。 人生又象受一根细线控制的风筝,在天空中翱翔;人生又象一列火车,在光滑的铁轨上疾弛;人生又象蜜蜂在自然与社会的百花园中采花酿蜜;人生又象鱼儿在自然和社会的海洋中遨游;人生又象幼稚的孩子在迷宫中寻找前程,摸索前进;人生又象扮演不同角色的演员,在社会与自然的舞台上表演…… 试察,自己在无拘无束、纷繁复杂的思想中,含有多少正确的、科学的、正义的、善良的、有意义的成份?自己在任其自然的言行中,含有多少正确的,能称之为真正快乐的东西?在一个人习惯的思想、动作和行为中,正确成份的多与少、快乐成份的多与少,最能够反映一个人的人生态度、人生价值和人生意义,也即最能够反映一个人的道德水平。 人生在世,要与天斗,与地斗,与人斗,更要与天和,与地和,与人和。人生就通过正确的与天斗,与地斗,与人斗,来达到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高度适应、平衡与和谐。人生有痛苦,但更充满快乐。人生应当寻找快乐,创造快乐,而不应该墨守成规,止步不前,无所作为,悲观厌世。这种人生才是真正幸福的人生,才是真正快乐的人生。它应当符合下面五个原则: 第一,同乐的原则。有利于“社会进步,大家同乐”。有难争当,有难同当;有福相让,有福同享,我为人人乐,人人为我乐。不能因一己的快乐而损害多数人的快乐。团结大家,共同创造快乐。 第二,常乐的原则。这是长久的乐和不间断的乐。不能因今天的快乐而带来明天的痛苦。不能因环境的变更,客观条件变坏而带来痛苦。“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不以苦为苦,不以忧为忧,不断发挥主观能动作用,不断整己化人(化物),“笑到最后,笑得最好”。这是奋斗中的乐和无条件的乐。 第三,真乐的原则。不是迷于幻境的错觉,没有渗杂着痛苦的乐。这是精神与物质统一的乐,是生理与心理统一的乐。这是自然而然、自由自在的乐,这是发自内心的,因而能得到社会与自然帮助的乐。这是高功能的乐,至真、至善、至美的乐。 第四,生乐的原则。以乐求乐,以低层次的乐,换来高层次的乐;以一种乐可以产生其它多种乐。例如:乐练先天自然功,可以治病,强身,开智,延寿,事业兴,万物谐,家庭和……今天的暂时的苦,换来明天的长久的乐,亦属于此,先是苦中乐,后是乐中乐。 第五,中乐的原则。不是得意忘形,忘乎所以的乐,也不是安于现状、墨守成规、满足于低水平的乐。这是纯洁、宁静、乐观、自信的乐,这是无过亦无不及的乐。这是满足与不满足的高度统一的、永远乐观上进的乐。 我们身上本来具有自然赋予我们的,真、善、美的本性。我们的心本是乐、善、净的,我们本是智慧的乐天派。我们本来具备与自然、与社会相和谐的自然功能,我们也具有医治身心疾病的自然功能。我们所以具有这些无比的潜能,是因为,我们本来是与自然心心相印、畅通无阻的。我们本来就是自然的孩子,又是自然的卫士……这一切都是我们的天性。 曾几何时,我们在成长中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我们自恋自大,产生了错觉,认为人类离开母亲-------自然,也能独往独来,妄想彻底摆脱母亲的“约束”和“限制”。不料,我们在创造世界的同时,不仅污染了自身,而且也污染了生我养我的母亲-------自然界,从而埋没了自己真、善、美的本性,失去了无与伦比的和谐、快乐与幸福。 我们向往快乐与幸福的本性并没有因此冥灭。我们不禁要问:失去的东西还能找回来吗?回答是肯定的。过去,我们从无到有,我们创造了已有的一切。如今,我们认识到自己的过错,且乐于加以改正,那我们就能重新得到自然母亲的帮助,找回失去的一切,并创造出更加美好的未来。 让我们面带笑意,心平气和地正视多变的现实;充满信心,因势利导地创造美好的未来。这就是人生,这样的人生才最有价值和意义。 为了实现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高度适应、和谐与平衡,我们必须同时进行品德、性格与才干的修养。在新时代,在高科技的高度上完善自己的道德,这样才能真正回到自然母亲的怀抱。这就是人生,人生就是讲道德,就是无私奉献。 |
二、功在乐中,乐在功中今天,我们借《人生》报一角,跟新学员谈谈先天自然(简称先天功)的练功形式。 毛主席在《关心群众生活,注意工作方法》一文中写道:“我们不但要提出任务,而且要解决完成任务的方法问题。我们的任务是过河,但是没有桥或没有船就不能过。不解决桥或船的问题,过河就是一句空话。不解决方法问题,任务也只是瞎说一顿。”毛主席指明了任务与方法的关系。当任务确定之后,方法就是决定的因素。练先天自然功的任务是什么?是一个字:乐!促进“社会进步,大家同乐”、“与人为善,以善求乐”。乐有五个准则:同乐、常乐、生乐、中乐、真乐。在这里既包含目的、任务,又包含方法、手段。 练先天自然功的具体任务有以下几个方面: ①、修心养性,净化心灵;
这第四条任务,就是掌握练功形式。这形式就是以乐求善,还是一个“乐”字。要求练功者在生活中练功,在练功中生活,把练与用、练与养紧密结合在一起,以至融为一体。乐作为练功形式,指的是随时随地、随动随静都要伴随这个乐字,具体要求包括:“面带微笑,心平气和”,“慈祥愉快,自由自在”,“以乐求善,乐观充实”,“面传心意,口传心声”。这个乐,是面乐(即笑)与心乐的和谐统一。它表达了一颗真诚的心、纯洁的心、无私的心、善良的心、友爱的心、宽厚的心、上进的心、乐观的心、宁静的心、奉献的心。 这么一说,这种练功形式便从“简易”状态,变成了“至难”状态。从“简易”到“至难”,这正好反映了“乐”也是先天功的功能状态。随着练功的深入和提高,“乐”的水平也跟着不断提高。我们可以从“简易”的乐开始,向“至难”的乐挺进。 有的同志诉说,她(他)实在乐不起来,因为她(他)没有顺心的事情。诚然,任何一个人都不可能是万事如意的(至少在现阶段);然而乐正是改变现状的最好手段和方法。这方法叫“以乐求善”,“以乐求乐”。人生不损害他人、集体和国家而有利于自己的一切需要和行为。都应该认为是不同水平的善的需要和行为,都应当以“纯洁、宁静、乐观、自信”的心理状态去求善,以获得善心与善果的统一。只有这种心态,才能克服困难,才能医治疾病,才能战胜敌人,才能摆脱困境,才能适应和改造环境,才能求得真正的快乐。明白这个道理,我们就要真心“装乐”。所谓“装乐”,是调整情绪,使自己树立信心,产生乐观情绪,“装”意味着面乐心不乐。然而真心装乐会引发真乐。乐本来是人的天性,是不须学习的本能的行为。在乐的时候,人的面孔表情与大脑皮层相应部位的状态是一一对应的。模仿乐的表情,可以激发大脑皮层产生相应瓣脑电波,从而达到某种程度的心乐。在日常生活中不断查乐、装乐,即不断模仿“面带笑意,心平气和”,就会形成条件反射,使乐越来越自然。 当然,我们不能满足于低层次的乐,还应当向由衷的乐、自然的乐、无条件的乐、真正的乐的方向前进。为此,我们可采取“两条腿走路”的方法。动中乐,开眼乐,作善事,面带乐,这叫动功,这是一条腿。在休息、睡觉、养病的时候,可以练静功;此外在动脑、动手、动脚做一切事的时个,可以练动功。正如一首顺口溜所写的: 先天气功,练法如何?面带笑意,心平气和。 闭目静养,明理思过;睁眼做事,以善求乐。 简言之,“善中乐,顺自然”,就是先天功的练功形式。动中乐,完全根据生活需要,采取学习、工作、行走、锻炼、娱乐、做饭等所须的动作、形态,以乐的心态,把事情做好,即以乐求善,这是练与用的统一。练动功时,只要意识到练功并“装乐”,就可以了,不必想不乐的原因以免影响工作。练静功时,必须在乐的状态下思考:为什么不乐和用什么办法乐起来。练静功可取站、坐、卧的姿势,自然而然,闭目乐,就可以了。不安静,心里乱,也不要着急;有幻觉,有痛苦,也不要理睬,只要耐心等待,乐观等待,就能过渡到正常状态和轻松愉快的状态。在静功中,可以清理思想,提高认识,同时可以治疗疾病,这叫以乐求治。越乐越治,越治越乐,良性循环,百病去根,这是练与养的统一。无病者可健身、愉快,开发大脑,提高学习、工作效率和质量。 练“乐”从本质上讲是修心养性的简便方法。乐也是修心养性的水平的重要标志。虽说笑不等于乐,然而笑确是乐的表现形式或外表特征。心理健康、心里满足、心理美好的笑,确实会给别人带来温暖和安慰,还会给自己带来生理健康。笑也是心灵的窗户。笑所包含的信息量是巨大的,不可能全部被别人所理解,更不可能全部都用言语表达出来。这种笑,对于自己来说,是个人的创造,是成功的关键,是治病的良药,是健康的朋友,是快乐的源泉。正如爱因斯坦所说:“真正的笑,是对生活乐观,对工作快乐,对事业兴奋。”这种笑,表现了奋斗者的自信和乐观,反映了他们对未来、对真善美的渴望。这种笑,也是建立相互吸引、相互和谐的人际关系的需要。她是礼貌的表现,是仁爱的象征,是亲近别人的媒介。她会给人带来快乐和幸福,她是甜美的爱,也是人的生命的需要。正如智利著名诗人聂鲁达的一首诗所言:“你需要的话/可以拿走我的面包/可以拿走我的空气/可是别把你的微笑拿掉……”对于我们的事业来说,这笑就是一种动力,她可以推动工作与生产前进。正如罗迪所说:“笑就是我们的力量,它能帮助 我们建立完成美满的事业。” 乐,既是我们与社会和谐、沟通的方法,也是我们与自然和谐、沟通的方法。乐通天下,乐通自然。 先天自然功是一项伟大的、甜蜜的事业。我们的目标是:社会进步,大家同乐。我们的手段是:整己化人(物),以善求乐。乐是目标与手段的和谐统一。功在乐中,乐在功中。 让我们充满信心,因势利导,有效斗争,共同寻找快乐,创造快乐,享受快乐。 |
三、重读《为人民服务》有感人心思德人情美(好),东风得意歪风少。我党重新重视和提倡学习毛主席著作,是政治生活和人民生活的一件大事。我从心里感到喜悦。我坚信,唯有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才能振兴中华,加速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并向共产主义顺利前进。任何时候,任何削弱毛泽东思想的一些迹象,都会损害社会主义中国的光辉形象,都会涣散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信念和斗志,都将给我们的革命和建设事业造成巨大的困难。 毛主席著作比较集中地反映了毛泽东思想的主要方面,而《为人民服务》则是其最光辉的篇章之一。 本篇开宗明义,明确指出,“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我们党的七十年的光辉历史明白无误地证明了这一点。 但是,作为党的一分子------我个人来说,从认识上和实践上都远没有达到“完全”和“彻底”。我想,“完全”和“彻底”应当有个标准才好,这就好比一面镜子,便于经常对照和改正。 “完全”似应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第一,一切行为毫无自私自利之心,全心全意为人民。
“彻底”似应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第一,心灵高度净化,表现为纯洁无私和明白真理。
我与“完全”、“彻底”的差距主要表现在“骄”和“低”这两字上。“骄”即骄傲自满,有意无意的自高自大,自以为是,有时言过其实,夸大其词;有时文过饰非,不原暴露自己的缺点。究其原因,就是“个人英雄主义”这种求虚名的极端个人主义没有断根。这个毛病的变态形式是由于求名受挫折而产生消极的无所作为的情绪,表现为不愿意介入政治斗争,不故愿意担当领导职务等。 “低”即低级趣味。有时对于小说、电影电视中的主题正确与否不够重视,却对其中某些低级趣味的东西感兴趣。究其原因,就是没有解决好“为什么而生活”的人生观问题,也就是“为人民服务”、还是为自己服务的问题,以及为什么要“为人民服务”的问题。 毛主席教导我们,“我们都是来自五湖四海,为了一个共同的革命目标,走到一起来了,我们还要和全国大多数人民走这一条路”。在毛主席演讲《为人民服务》的当时来说,“中国人民正在受难,我们有责任解救他们,我们要努力奋斗”。在今天来说,国内外敌对势力正在加紧对社会主义国家进行“和平演变”,我们仍然存在着“搞资产阶级自由化”以至复辟资本主义的危险性,我们应当继续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在改革开放和发展商品经济的环境中继续保持共产党人的共产主义的纯洁性,才能卓有成效地防止“和平演变”。 为什么要“为人民服务”?人民,只有人民,才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才是创造伟大历史的主人。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重于一切。人民是我们的母亲,没有人民的利益就没有我们个人的利益,个体利益就在公共利益之中,正如“大河无水小河干”一样,又如“没有母亲就没有女儿”一样。我们只有为人民的利益而工作,我们才能在人民哺育下生存和发展,才能体现人生的真正价值。人人都要“为人民服务”,我们既是服务者又是被服务者。正象,“我为人人,人人为我”一样,这是社会内部客观存在的社会现象和重要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而转移的。然而,自觉地遵循此规律将能大大加速社会历史进程。如果违反此规律,人们将会遇到暂时的困难甚至灾难。 “为人民服务”是人民内部加强团结的凝聚力所在,这样每个个体才能融于人民之中而获得无比巨大的力量。“为人民服务”是促进“社会进步,大家同乐”的根本手段。在“为人民服务”中获得人民的帮助,在改造自身的同时改造社会。“为人民服务”是建设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无价之宝。我们一定要学会掌握这个无价之宝,让她伴随我们和终生,使我们在“为人民服务”过程中获得真正的快乐,最大的快乐。 |
四、省 悟“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人类渴望这种欢快自在的生活就像渴求真理一样永炽不衰。因为我们的生活时有苦恼,我们的精神时感压抑。 童年的天真烂漫、纯真朴实、无忧无虑、无拘无束,风闪已不再拥有。如今我们常常迷恋于内心的种种私欲而难得解脱。 我们爱名,于是便常常受制于别人的看法而不能超然于环境去思考问题,经常瞻前顾后、唯唯诺诺、人云我云、人恶我恶。于是,我们的大脑便不属于我们自己,它伴随着陈陈狂热,在我们个人的情绪左右下以及环境的迷惑下做出许多有违我们本心的本性的事情。对于不良风气,我们不是随波逐流、同流合污,就是自命清高、孤芳自赏,或者愤世嫉俗、事事难容,甚至是自暴自弃、自我毁灭。我们常常只想到自己,总想着占有,占有之后仍想占有。贪婪和自私腐蚀着我们纯真的灵魂,不可遏制的欲望挤走了我们纯朴平和的天性,我们的思想被各种私心私欲所充斥,难得宁静。 我们在别人的话语中寻找自我,在虚荣自负中满足自我,在贪婪自私中追求自我。我们想到拥有一切------名、利、地位,却不知最珍贵的东西就在我们心中。当我们偏执而狂热地去追求那些虚名假利、身外之物时,它伴随着道德的沦丧而失落,伴随着善心的消失而荒漠。而贪婪和自私正表征着我们内心的极大空虚和精神世界的极度贪乏,我们只是用对物欲的追求和虚名假利的满足来掩饰自己! 我们常常陷入痛苦的深渊。我们苦闷,构闪思索,在痛苦的思索中暮然回首,我们发现,我们已失落了真实的自己!我们的目光不再明亮,心灵不再宁静,身心不再健康,环境不再和谐,生活也不再欢快! 于是,我们从内心深处发出了这样的悲歌:“有人告诉我,世界属于我,我寻找了又寻找,太阳底下没有我。”是的,太阳底下没有我,我们已经迷路,我们在黑暗中摸索。因为我们已偏离了大道,因为我们迷于幻境,却以为真实;甘受污染,不加洗濯。 听,爱因斯坦怎么说:“当我还是个相当早熟的少年时,我就已深切地意识到,大多数人终身无休止地追逐的那些希望和努力是毫无价值的。而且,我不久就发现了这种追逐的残酷性。每个人只因为有个胃,就注定要参与这种追逐,而且,由于参与这种追逐,他的胃是有可能得到满足的;但是,一个有思想、有感情的人却不能因此而满足!”的确,“人不是为吃米而活着”;人也不能只为自己而活着。每个人之外都有一番天地,我们因它而存在,也为它而生存。追求“社会进步,大家同乐”应成为我们每个人的生活目标,在对此伟大目标的追求中,我们便能体会到“我为人人,人人为我”所带来的无比的和谐与幸福。 从自私自利的泥坑中跳出来吧!让我们不再自我捆绑,让我们潇洒地舍弃那些身外之物,解放思想,轻装前进,用欢快自信的心灵去创造充满诗情画意的人生;让我们用如火如炬的目光去燃烧一切虚假的诱惑,去追求真,去追求善,去追求美!于是,我们的目光便不再受阻;不管环境被什么笼罩,流行风吹得多么响,你总是你,我总是我,我们的心中永远荡着无忧无虑的歌。 这时,我们便真正地超脱了自我;我们便拥有了一个境界-----它不是对物欲的追求,而是对纯朴天性的回归,是一种“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的回归,是一种“久在樊笼里,复得反自然”的喜悦,返朴归真,回归自然,于是我们的心灵不再凝带! 这,需要我们舍弃过去,开辟未来! 也许,我们会有“欲登泰山雪满山,将渡黄河冰塞川”的无奈叹息。但是,“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我们的心中既然向往着光明大道,就不会没有灯塔的指引。当我们心中的光亮与大道之光交相辉映之时,我们将会发现“直挂云帆济沧海”的时刻已经到来!这灯塔,就是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作指导,崇尚共产主义理想的先天自然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