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学初探(三)

一个人的‘气’

作者:辛仲勤    目 录

一个人的‘气’

‘人活一口气’、‘活着就有气’。‘命是爹妈给的’,对一个个体的人来说,生命的第一份‘气’,是爹妈给的,这不会错吧。我说这‘爹妈给的第一份气’就是‘先天气’,这话符合科学吗?‘先天痴呆’、‘先天肥胖’现代医学科学就常常在用‘先天’ 二字。

‘天地玄黄,宇宙洪荒’、‘先天就是混沌’,这是中国先哲的宇宙观,和现代科学‘宇宙大爆炸(Big Bang)’的科学理论,多么一致。

大师们说‘先天气’是先于天地之初的气,是原始共产主义时代的人就具有的‘先天气’,他们有自我检测、自我治疗疾病的能力。

‘毛孩’的科学解释是‘返祖’现象。比有毛时代的先祖还进化的原始共产主义时代的人的‘先天气’,就包含在现代人出生的第一份‘气’中,这是科学。重要的是人体是个‘开放系统’,这第一份气后边就有各种不同的‘气’,从‘胎教’算起,影响这个人体。

正的、邪的、先天的、后天的,总之每个人体内都有自己的‘真气’。

‘人心’与‘人脑’

前文中我提出“‘人’这个灵级电脑是单CPU(中央处理单元)── 一个心脏,单存贮器── 一个大脑。”心脏是能体现一个人的情感、性格、天赋、的CPU。而大脑只是在CPU控制下的‘存贮器’。这将证明祖国传统的‘心性说’是科学的。

2005年12月28日 北京科技报登载过一篇题为 “心脏移植改变性格 科学家疑为心理问题所致”的文章,文中记录国外移植心脏的成功事例,文中说:

美国底特律“西奈”医院的生理学家波尔·皮尔索尔一直在研究这种病人因植入别人的器官而性情变化的现象,最后得出结论:心脏里贮存有我们大脑受其支配的信息。所以说,心脏一旦植入别人的身体,便开始指挥新的主子,改变他的性格和习惯。皮尔索尔认为,早就有人提出过人体细胞同基因代码一样,含有一个人全部信息的想法,达尔文就提出了情感生化特征的假说。我们的“性情”,或者说性格,不是像过去认为的那样储存在大脑中,而是藏身心脏里。

Rutgers大学分子行为反应神经生物学研究中心肯迪斯·珀斯教授的最新研究成果也肯定了皮尔索尔的说法。

但文章最后还是总结说:“科学家认定,这种说法并不具备科学性。”

资料来源: “北京科技报

也正好又有了在我们国家最新的事例,是2001年哈尔滨医科大学给一位当年60岁的老人杨孟勇换了一个20多岁青年的心脏,手术很成功。杨老康复后,性格大变,变成性格外向、好美、好斗的人,并参加了两千米长跑。

对这件事,中央电视台2007年4月16日‘东方时空’,请来杨老夫妇作为嘉宾,播出了纪实节目‘变心记’。同时,中央电视台第十套科教频道《走进科学》,2007年4月18日播出一个节目“我变心了”,请来专家、医生,就这件事情,普及科技知识。

遗憾的是,专家们在进一步引述了国外资料的一些类似事例后,仍坚持西方传统医学的观点,‘人脑是人体的控制中心,心脏只是一团肉的血泵而已’。勉强用‘心理作用’作为这事件的科学解释。这是科学吗?如果是科学,请专家们用这科学救救老年心脏病患者,让他们能跑百米就可以了。

有了杨老先生这个活生生的现实事例。如果爱因斯坦是因为心脏病而死亡,其头脑健全。医生能及时给换个健康人的心脏,那就救活了爱因斯坦。但心脏是另一个人的,他可能脾气变了,智力(运用处理资料的能力)也可能不一样。

你的电脑坏了,只要硬盘完好,换个新主机就好用了。

人的情感、性格、天赋等本能是在‘人心’,人人都有在情感受到重大伤害时,心胸部位紧缩疼痛的感觉;也有心满意足时,心胸畅快的体验,那是在心胸部位,决不在头部。

人脑只是个‘存贮器’,存贮大量资料。一个人只有在遇到困难、应考试,写文章,必需到这资料库中,查资料、找办法。太累了,问题得不到解决,就只会头疼,决不是心疼。

【附】CCTV视频欣赏
[东方时空]变心记(一)     (点击页面上‘’就可以欣赏视频)
[东方时空]变心记(中)     (点击页面上‘’就可以欣赏视频)
[东方时空]变心记(下)     (从变心记(中)视频页面下面可以链接到变心记(下)的视频)
[走近科学]我变心了(上)     (欣赏视频)
[走近科学]我变心了(下)     (欣赏视频)

返回页首